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落实到位

    信息发布者:鲁家堰村
    2017-03-07 16:05:40   转载

      一、充分认清产业扶贫的地位作用,强化“务必作为”的责任意识

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,特别是在贫困地区。没有农村的小康,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,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”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,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,我们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的地位作用,进一步强化紧迫感、责任感。

   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“发动机”。一个地方的快速发展,一定伴随着产业的崛起;没有产业的区域,就会变成一潭死水。产业是强县之本、致富之源、脱贫之基。

    产业是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。贫困农民要实现脱贫致富,重要的就是要发展林果、食用菌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,栽下产业这棵“摇钱树”,使收入可持续。

    产业是提振能力的“试金石”。产业提升能力,也检验能力。一个地方的领导能力不强,不可能做好、做强产业;一个人、一个家庭的能力不强,也不可能通过发展产业发家致富。

   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“铁抓手”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,以项目扶持为主要手段,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,因人制宜、因户施法,是实现“精准扶贫”、“精准脱贫”最有力的抓手。

   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把抓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任务。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心无旁骛、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,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通过顽强奋斗早日改变面貌。

    二、正视产业扶贫面临的困难、问题,真正弄清“有所难为”的根本原因

    一是思想观念有偏差。一些同志面对建设周期长、市场风险大的产业扶贫项目怕苦畏难,不想干、不愿干;或者认为产业不是扶贫部门的事,事不关己高高挂起;或者认为扶贫部门资金少、项目小、人员少,抓产业出不了大成效。

    二是信息获取有障碍。一方面,农业产业市场信息宏观的多、微观的少;农业科技服务的多,对市场进行前瞻性预测、综合分析的少;盲目生产多,订单生产少。另一方面,贫困群众往往缺乏获取信息的工具和能力。

    三是技术服务不到位。贫困农民缺技术,大多只能从事低水平、小规模的小农经济,而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又不健全、不完善,科技服务的力度和广度与实际需要都还有较大差距。

    四是资金制约很严重。一方面,贫困群众积累少、家底儿薄,没有钱;另一方面,贫困群众获得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支持的范围和力度有限。同时,贫困群众资金筹措能力比较弱:从银行贷款,贫困户因无资产可抵押,缺少有效担保,很难获得贷款支持;民间借贷利率普遍偏高,贫困群众又无法承受。资金短缺是制约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主要瓶颈。

    五是利益联结不紧密。贫困农户和扶贫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,还没有完全形成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;“贸工农一体化、产加销一条龙”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也还不完善。

    六是生产方式不适应。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,工厂化生产的规模不大,集约化程度与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还有差距。我省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生产条件比较差,生产方式依然比较落后。

    三、学习借鉴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,树立“事在人为”的坚定信心

    我们有很多地方、部门面对困难、问题,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大胆探索实践,做成了规模,做出了成绩,积累了宝贵经验,为我们推进工作提供了方法借鉴。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:

    一是有探索、实践的责任担当。内黄县的产业做得不错,根本原因就是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县一级主体作用发挥得好,真正做到了“时不我待”和“心无旁骛、聚精会神”。产业和产业扶贫搞得好的地方,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:有敢想敢干、真想真干的明白人。

    二是有引领、约束的长远规划。去年我们编制了省、市、县三级2014年~2020年产业扶贫规划,实施规划的要点就是“引领+约束”。引领,就是要真正发挥规划的方向标作用,通过规划引领发展方向、引领资源整合、引领实施过程。约束,就是要真正发挥规划的律令作用,规划了的事不仅要干,而且还要坚持干好。

    三是有因地制宜的措施、办法。不少地方着眼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,实事求是,因地制宜,不搞一刀切,不搞形式主义,创造了很多实在、管用的好办法,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。

    四是有重在持续的耐力、韧劲。西峡县的中药材种植,有的药材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见到效益;滑县的洋香瓜,从几十亩发展到今天的三万多亩,已经搞了近十年;内黄县的果蔬产业,做到今天这个规模,也花费了十几年的功夫。产业发展周期长、见效慢,不能靠一朝之力、一夕之功。

    四、明确产业扶贫的措施办法,抓住“大有作为”的难得机遇

    一要抓责任传导。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级党政“一把手”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,强化各级党委、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主体责任。层层传导压力,逐级落实责任,构建“千斤重担人人挑、人人身上有指标”的责任压力传导机制,形成“干好干坏不一样”的争先氛围,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活力。

    二要抓规划引领。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,宜农则农、宜牧则牧、宜林则林、宜游则游,科学规划。要始终坚持精确瞄准、精准扶贫原则,通过规划引领,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可能的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等发展要素集聚起来,按照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乡一业”进行产业布局。

    三要抓资金支持。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,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扶贫资金使用结构,逐年加大农业产业化扶贫投入;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,积极整合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,加强产业基地建设;要逐步增加扶贫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规模,发挥财政贴息资金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,通过金融渠道解决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投入问题。

    四要抓信息服务。要整合政府、企业、媒体等资源,立足互联网、电子商务及新媒体的功能,帮助龙头企业、合作社、贫困村建好网络平台,培训网络人员,用新的销售理念和销售模式解决贫困村特色产品销售难问题。

    五要抓技术培训。转变培训重点,把“雨露计划”从单纯为转移劳动力培训向为当地产业发展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转变;转变培训方式,以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脑视频、现场指导、结对帮带等形式,使农民看得懂、学得会、能操作;创办技术服务示范基地,引导和鼓励能人和贫困户对接,以点带面,扩大产业扶贫的参与面和受益面。

    六要抓示范带动。抓好项目示范,选择县级特色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抓好龙头示范,扶持扶贫效果好的龙头企业,实现“扶持一个项目、带动一个产业、发展一片经济、脱贫一方百姓”。抓一批示范村、示范户,县级领导分包1个示范村,科级干部分包10个示范户,切实抓实、抓好、抓出成效。

    七要抓新生业态。要抓好旅游扶贫、光伏扶贫、电商扶贫和构树扶贫等新业态“精准扶贫工程”。相关市、县要做好试点规划和实施方案,在分配资金、安排项目时对试点村予以倾斜;要整合资源、集中投入,打造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。

    八要抓驻村帮扶。省扶贫办正配合组织部门制订驻村第一支部书记和工作队选派方案,起草管理办法,规范驻村帮扶工作。各县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,强化驻村帮扶,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组织发展特色产业、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中的作用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